球速体育welcome球速体育welcome第一站,记者团首先来到了乡宁县紫砂陶小镇,实地采访了紫砂陶小镇的建设情况。
乡宁紫砂工艺历史悠久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乡宁紫砂陶器不仅畅销到21个省(市、自治区),还出口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,曾有“南宜兴、北乡宁”的美誉。据了解,乡宁紫砂陶小镇项目总投资50亿元,占地2000亩,打造集紫砂陶文化传承体验、创意工坊、旅游休闲、文化交流、技能培训、生态居住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。项目建成后,每年可实现税收5亿元,创造10000个就业岗位。
在加快推进紫砂小镇建设、解决紫砂企业专业技术工人缺乏的问题上,乡宁县结合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,制定了“十百千”人才工程,建立专门的培训学校。利用5年时间,引进紫砂工艺高级人才和紫砂工艺大师 10 名,新增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 50 名。支持省级以上紫砂工艺大师各带 10 名学徒,共 100 名;对学徒取得初级、中级、高级职称的,分别一次性给予2000元至4000元的奖励。目前,全县已带动从事紫砂产业熟练技术工人 1000 人以上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及民间能工巧匠加入了这个队伍,充实着乡宁紫砂工艺人才库。
走进乡宁县煤炭工业技工学校陶艺成型培训班,紫砂班的学员们正在练习做壶,从切泥、裁泥、围桶身……紫砂泥一点点在学员们的手里拿捏成型。
“在这里不仅能够学到制作紫砂器的技术,3个月下来还能有5000元的补助,再加上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,基本可以独立做好一把紫砂壶了。”提起现在的学习情况,36岁的学员陈新花感概地说,她家有4口人,丈夫在外地打工,一个月也没有多少收入,她身体有残疾,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的。“现在由政府支持学习技术球速体育welcome,学成以后还能直接上班,每个月能有3000余元的收入,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善。”
当记者问到以后有什么打算时,陈新花信心满满地说:“等条件成熟了,我就在家自己做,挣得会比现在更多。”
“我们这个培训班每年有3期,每期3个月,每期开设3个班,一个班招收30个学员球速体育welcome,4年下来共计培训学员1080名。结业后都会安排到县内的紫砂企业工作。”原乡宁紫砂厂第一任厂长王致明介绍,学员们结业以后,在家就可以做,如果按一人一天做4把紫砂壶,每把壶手工费能够挣到50元,一年就是7万余元,相当于10亩花椒地的收入,这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脱贫户返贫的情况。
“客厅的地砖干净锃亮,宽敞的卧室温馨舒适。”这是记者团走进易地搬迁仁义新村脱贫户闫耀杰家时的第一感觉,说起这个令人羡慕的新房,他笑着说:“从没想过自己还能住上100平米的新房子,比以前住的房子好太多了。”如今,闫耀杰一家不仅住上了新房,妻子还在村里的扶贫车间找了份工作,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,再加上自己挣的,一家人生活美滋滋的。
在仁义新村扶贫车间,工人们正坐在缝纫机前忙碌,她们熟练地踩着缝纫机,全神贯注地缝制服装,伴随着缝纫机轻快的转动声,一件件产品经她们的巧手制作而出。
“我们的订单根本不愁,一单接着一单,村民们不愁没活干,这一年下来能挣到3万余元。”该村党支部书记加建荣介绍,现在我们村不仅有扶贫车间,村里经过流转土地还种了760亩地的辣椒、318.9亩地的油用牡丹、434.66亩地的柴胡、146亩地的花椒,村民们的小康路越走越广阔。
云丘山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大河村、坂儿上村境内,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汇处。主开发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,海拔最高处玉皇顶1629米,景区内人形山体形象逼真、植物种类丰富多样、自然景观独特神奇,素有“河汾第一名胜”的美誉。
在云丘山景区的神仙峪,山间树木葱茏、溪流潺潺、鸟语花香,记者团和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。
记者团还参观了塔尔坡古村,了解采访了云丘山的文旅融合情况和在景区工作的脱贫户。66岁的景区工作人员李小毛说:“2014年开始在景区工作,一直在塔尔坡古村落打花鼓。一直以为这份手艺只能在每年闹红火的时候才能用上,没想到靠着这个我还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一天的采访活动结束后,新华网山西频道记者张利芳表示:“这次来乡宁给我的印象是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了,除了之前的煤炭产业,还多了紫砂产业以及文旅融合的云丘山景区。同时,在发展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改观,老百姓的收入稳步提高。作为媒体人,我有义务把沿途所看到的美丽风景和脱贫故事分享给他们。”